​法治之光照亮边疆新征程——西双版纳州“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 来源: 西双版纳普法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八五普法规划扬帆起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法治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这片充满民族风情与地域特色的土地上,精心描绘着法治蓝图。全州法治建设群众综合满意率连续5年不断提升,2024年跃居全省首位,法治宣传满意率99.37%。获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3个、表现突出的个人2名。如今,法治观念已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一寸土地,全社会法治素养稳步提升,为法治西双版纳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高位推动,夯实普法根基

西双版纳州委、政府紧握法治建设的指挥棒,主要负责人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担。一份科学合理的五年普法规划应运而生,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与平安建设的考核体系,每年通过细化工作要点,让规划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工作机制如同精密齿轮,高效运转。三单一书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各级普法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各部门紧密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州级八五普法讲师团32人、县(市)级155人,云小普普法志愿者队伍州级62人、县(市)级186人,以及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哨傣普法宣传队等特色队伍纷纷组建,为普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不仅如此,通过印发任务分工方案、开展履职评议等手段,对规划实施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调研,推动普法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全面覆盖,传播法治强音

在西双版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蔚然成风。党校(行政学院)48期专题辅导培训了5755人次干部,让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宪法、民法典等核心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样成效斐然。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普法赶摆场热闹非凡,网络普法精彩纷呈,法律七进活动如火如荼,将宪法、民法典的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围绕高质量发展、边疆治理、乡村振兴等主题,相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宣传也扎实推进。党内法规宣传同步发力,651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12.9万人次党员接受党章党规洗礼,让党的纪律规矩深入人心。

 

精准施策,提升公民素养

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能力持续进阶。领导干部述法制度落地生根,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规范指引,任前廉政考试、线上答题活动频繁开展,16期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培训,2579人从中受益,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水平显著提升。

 

青少年法治教育扎实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宪法晨读”“开学法治第一课、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覆盖师生40余万人次。3县(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60余场活动,1200套校园普法读物传递法治力量。

边境群众法治意识大幅提升。法治宣传边关行”“法治宣传固边防等活动开展3500余场次,20万余人次群众接受教育,为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筑牢法治防线。针对不同群体,普法精准发力。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走进宗教活动场所;在务工人员返乡、春节等节点,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法治教育;在三八维权月等时间,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为妇女同胞撑起法治保护伞。

 

文化赋能,扩大法治阵地

法治文化阵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6个法治文化主题广场(公园、长廊)、48个沿边村法治阵地、20个村(社区)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5个省级乡镇(街道)法治文化示范项目相继建成,勐景来村普法教育实践基地”“打洛口岸法治文化长廊普法教育实践基地荣获首批云南省边防普法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法治文艺精品百花齐放。《雨林守护者》《我们村的法律明白人》等少数民族特色原创法治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300余部原创普法视频广受好评,其中《普法宣传小摩托》荣获中央政法委及司法部奖项。320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普及群众3.8万余人次。特色法治文化产品亮点频出,傣族纸伞、傣陶、构树皮普法扇等将法治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13.68万余份以案释法口袋书、10以案释法系列短视频,以身边事讲法,让法律触手可及。法治文化传播渠道多元拓展,西双版纳普法4个普法公众号及1个普法视频号持续发力,新闻媒体及各类社会面宣传载体累计播出法治公益广告等40余万条次,刊发新闻报道4000余篇,构建起普法+融媒体多维格局。

 

融合治理,提升社会效能

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成绩斐然。1个国家级、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成功创建,法治副村长、法律顾问、一村一警等实现100%全覆盖,2324法律明白人脱颖而出,7法律明白人工作室、3个实践站相继成立。依法治校全面推进,419名法治副校长走进中小学,强化校园法治教育。法律进网络扎实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不断加强。行政执法水平持续提高,1904件行政执法案卷评查,34个乡镇(街道)组建综合执法队,分级培训执法人员2579人。

 

创新方式,增强普法实效

实时普法机制全面落实。8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倾听民意,执法司法过程中提供法律咨询1.54万人次,法院50余场边境村寨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普法,普法讲师团、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各个角落,交通运输行业等利用服务窗口开展常态化公益普法。4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建成,1600余件普法产品为精准普法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责任,构建大普法格局

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有效落实。年度工作要点、普法日历明确任务,20家单位接受普法履职评议。三单一书制度体系实现各级各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行政执法人员深入基层宣传,各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普法。法治宣传边关行活动从二重唱升级为大合唱,法治文艺演出、普法赶摆、模拟法庭等活动在边境村寨掀起学法热潮,构建边境普法新格局。

 

专项行动,破解普法难题

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西双版纳州紧盯三下降一扭转目标,聚焦重点区域与对象,将专项行动与八五普法、强边固防、基层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政法主力军及行政执法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各级专项普法工作队选优配强,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办案+普法等工作模式,成功实现三下降一扭转目标。

 

砥砺前行,谋划未来新篇

展望未来,西双版纳州将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质效,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普法模式,探索点单式、订制式等按需普法方式,增强群众学法积极性。深化法治实践,协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持续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强化法治副村长建设。强化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利用现有设施融入法治文化,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打造普法+融媒体多维普法新格局,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提高普法产品精准性,打造边疆民族特色法治文化品牌,让法治之光在西双版纳这片土地上持续闪耀,照亮边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