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惠民 服务连心 | 勐腊县“四维聚力”探索边疆普法新路径​

  • 来源: 勐腊县委政法委 西双版纳政法融媒体中心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位于西双版纳东南部,其东、南、西南三面与老挝山水相连,西北与缅甸隔澜沧江(湄公河)相望,有傣、哈尼、彝、瑶、苗等26个少数民族聚居。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勐腊县政法机关着力推进语言钥匙、智库引擎、护蕾盾牌、法治沃土四维策略,持续探索边疆民族地区普法新路径。

巧用语言钥匙

解锁乡音普法”‍

建立并运行“1+9+N”双语普法网络(即1个县级指挥中枢、9支乡镇宣讲队伍、N个基层普法单元),覆盖县、乡、村三级。推进民族语言与法治宣传融合工程,创造性地将法律知识改编为傣族章哈调、瑶族《迁徙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谣,通过村寨小喇叭双语录播,实现全县57个边境村寨普法全覆盖。创新实施民俗节庆+流动普法模式,在泼水节、盘王节等民族节庆及乡镇赶集日,运用民族语言讲解禁毒、防盗、反诈等案例,将法律知识转化为亲切的乡音。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群,包括33个边境法治文化阵地、1个法治文化广场和2个法治文化示范场所,2023年设立西双版纳州首个强边固防普法宣传点2024年在望天树景区设立全州首个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服务点

 

(图为:政法机关用傣语向当地老年群众普及防诈识)

精研智库引擎

靶向纾困固边”‍

将法学会作为服务法治实践的关键智库,优化运行法学会+”协同服务,驱动法治服务精准高效。构建融合宣传矩阵,主动融入全县八五普法工作体系,依托双百报告会”“法治文化基层行等平台,通过以案释法+双语+课堂+茶山+喇叭+漫画模式开展普法66场。创新推进法学会服务站点下沉工程,2024年建成6个社区法律服务站(点),组织26名首席专家常态化提供咨询、参与矛盾化解45件次,开展送法进企解难题8次。深度嵌入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法学会与政法系统协同联动,排查纠纷5525件,化解5426件,化解率98.20%

 

(图为:政法机关给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册)

筑牢护蕾盾牌

法润边疆春苗”‍

在全县统筹推动建立校园+社区双防线保护机制,实现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明确社区儿童主任定期走访职责,形成家庭-学校-社区-司法保护闭环,为边疆幼苗成长撑起法治蓝天。建立常态化法院开放日机制,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组织学生旁听庭审、参观诉讼服务中心、少年法庭等。2024年,累计组织勐腊县第一中学、第一小学、曼掌小学、南腊中学等在校师生旁听庭审10余场,覆盖学生超1000余人次。

 

(图为:政法机关对法治课堂现场进行网络直播)

厚培法治沃土

深扎治理根系”‍

法律明白人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根基,长效培育根系力量,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系统构建源头储备定向培养提能塑形全链条培育机制,完成全县9个乡镇、80个村(社区)483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创新建立“1名村(居)法律顾问+6名法律明白人协作帮带机制,融合专业力量与乡土智慧,进一步推动法律明白人深度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