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瘾,能戒!8年用“爱”拒毒 她的人生开出了花儿
- 来源: 云南长安网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南方网讯(记者/苏若倩 通讯员/陈扬帆)想要开始美好新生活,又对未来充满担忧想;保持戒毒操守,又担心重走复吸老路;想寻求家庭温暖,又担心得不到家人的谅解;想自食其力,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多即将解戒的戒毒人员都在思考与担心,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社会。
“一日吸毒、终生戒毒”这句话是真的吗?毒瘾就真的戒不掉了吗?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下文简称省女子所 )的阿莲(化名)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其他戒毒人员:毒瘾,能戒。
保持了8年良好戒毒操守
“与社会脱节这么久,不知道能否适应外面的节奏,不知道家人会不会原谅我,不知道能否找到安身立命的工作,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真的戒掉……”8年前,阿莲即将在解戒前夕惴惴不安地向民警诉说心中的迷茫:解戒后,自己究竟应该怎么融入社会?会不会因为一时疏忽,又重回到毒海深渊之中?
记者了解到,由有关吸毒人员复吸时间节点的研究结果表明,约有80%的复吸均发生在解戒后的1-6个月内。8年前,省女子所对阿莲的案例极其重视,慎重考虑了戒毒人员复吸时间节点的特殊性,民警帮助阿莲解戒后,前往戒毒康复所进行戒毒康复适应性过渡。
2个月后,阿莲主动联系民警,表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技巧等有了提高,拒毒信心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有信心不再复吸,打算重新迈入社会开始新生活。
直至如今,阿莲已经保持了8年的良好戒毒操守,未曾复吸。
民警帮助 修复亲情关系
据悉,阿莲的家庭环境复杂,父亲曾因违法而入狱,母亲也没有心思照顾家庭。爱的不完整、成长教育的缺失,令阿莲对父母心生怨恨,而阿莲母亲也认为女儿屡吸屡戒屡败,对她失去信心,随她自生自灭。为帮助阿莲修复亲情关系,民警一次次主动联系和劝说阿莲母亲接受阿莲。
终于,在2011年4月,阿莲母亲首次前往康复所探望她,激动的阿莲郑重地表示,只要家人愿意重新接纳自己,今后一定会争气,坚决不再吸毒。
与此同时,阿莲在民警引导下懂得了孝顺和感恩,她通过写信鼓励父亲积极接受改造,并用自己劳动所得的工资给父亲汇款。2013年6月,阿莲告知民警她父亲出狱了,一家人终于团聚,她很珍惜如今完整的家,一定会好好守护,家人就是她戒毒的动力。
每当迷茫时,阿莲就会主动找民警聊天,诉说生活的烦恼
拒毒让爱更美好
“我谈恋爱了,但他也曾是吸毒人员,我们如果在一起了,会不会戒毒就无望了?我该怎么办呢?”阿莲又一次致电给民警,坦露了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不会的,只要你们意志够坚定,一起拒毒,不会有问题的。”民警这样安慰阿莲。
当时,阿莲在康复所里与另一名康复人员李某相识相爱,但很担心彼此会有负面影响,不利于保持戒毒操守。省女子所的民警耐心帮助阿莲分析两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建议他们结为拒毒联盟,将所内同伴教育延伸到今后的生活中。
民警坚定地告诉阿莲,只要两人始终坚定戒毒信念,一定可以共同开始新的人生。
在民警的鼓励下,两人在2011年迈进婚姻殿堂,2015年拥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宝宝。直到现在,阿莲与丈夫两人始终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告诫,两人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坚决远离毒品。
阿莲如今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
精准延伸帮扶守护新生
由于文化水平低,阿莲在找工作上屡屡碰壁,情绪极为低落。民警得知后,一边积极与当地延伸帮扶部门联系,协助阿莲寻找适合的工作,同时指导阿莲写简历、传授面试技巧,并建议阿莲先就业再择业。
在2011年5月底,阿莲顺利成为一家电子产品流水线的普工,期间,阿莲还听取了民警的建议,通过参加电脑培训和会计证培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不久后更升任为生产组长。
阿莲获得初级会计证书
后来,阿莲凭借不断充电学习的新知识,成功应聘一家公司做财务人员,如今的工作“五险一金”齐全、上下班时间规律,还可以照顾家庭,从此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八年来,通过民警不间断的精准延伸帮扶措施,自信乐观的阿莲,拥有了温暖的亲情、和睦的家庭、共同戒毒新生的丈夫、一双乖巧听话的女儿,还实现了经济上的自食其力。
阿莲表示,回望戒毒历程,正是因为有了民警的持续精准帮扶、强有力的家庭支持、事业上的成功等,才使她有勇气开始新生,培育出人生新的花朵。她也在2019年“6.26”国际禁毒日时回到省女子所分享戒毒心得,通过助人自助来进一步坚定戒毒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毒瘾,能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