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课堂73】暑假,青少年须警惕陷阱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暑期来临,找兼职打工的学生族越来越多。不过,当你看到高额兼职广告时,就必须十分警惕了。因为赚钱机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个骗局。本期平安课堂是我们收集的一些关于兼职诈骗的案件,谨防上当受骗。

■学生找兼职工作,一定要多方咨询

■网上交友要慎重,女孩子单独见网友不安全

■网上求职须谨慎,不要盲目汇寄“保证金”

  案件回放???

今年3月,高中生小聪向江西省吉安警方报警说,3月1日他的QQ群里跳出一则兼职广告:“招聘信息:每天在线1至2小时,不需任何经验,每日能赚130至260元,有意者联系QQ602×××78。”很快,小聪与对方联系上了。

兼职工作很简单,就是登录一个叫“绿色2015”的商城网站,去购买充值卡刷信誉,每购满540元充值卡返回佣金30元。据小聪说,每张充值卡面值是100元,但售价却是108元。一般来说,充值卡的售价都会比面值要稍低,而“绿色2015”商城却反其道而行之,可小聪没理会那么多,当时只想着得佣金去了。

接下来,小聪拿着家里的银行卡一口气做了三单业务,对方提示小聪当天任务完成了98%,此时,小聪已经购买了5400元的充值卡,算算佣金应该有300元,便要求返还当天的本金及佣金。小聪拒绝任务要求后,便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连5400元购买的充值卡也全部提示“已经过期”。

    案件分析???

经查,犯罪嫌疑人所用的QQ号是通过韩国代理服务器登录的,无法确定身份。这个网站域名复杂难记,一般人是不会登录这样的网站购物。该网站只留了一个客服QQ和电话,与正规网站相差较大。

民警深入调查后确认,“绿色2015”商城系福建人刘某鹏开设,而刘某鹏曾于2007年因诈骗被判刑5年。民警随后在福建省厦门市某小区找到了刘某鹏的办公地点,依法扣押了6台笔记本电脑以及易售宝、网银口令卡、无线上网卡、银行卡等物品,找到了刘某鹏等人为其他诈骗者提供充值及回收平台的犯罪事实。

犯罪嫌疑人的赚钱秘诀就是在各论坛发帖招兼职人员,让他们想办法,卖出一张张高于实际价值的充值卡赚取佣金。顾客在购买充值卡时,要填写姓名、收货邮箱及查询密码,骗子会事先告知顾客填写他们指定的收货邮箱和查询密码。交易成功后,骗子在第一时间利用网站的自助查询功能获取卡号和密码,再次通过商城回收业务将钱抽走。

据商城后台数据显示,共有1000余名网民在商城购卡,交易金额少的100多元,多的数十万元,总额高达1500余万元。商城每月售卡利润2万元至10万元不等。

据苏某志等人交代,他们的职责就是回答顾客的咨询和投诉,几乎每天都会收到5至6起被骗的投诉,最多时每天有10起。他们则按老板提供的客服问答模板,为商城推卸责任。

办案民警提醒市民:在网络上打着“以充值为任务做兼职得佣金”旗号的,基本都是骗局,请大家不要相信。

  案件回放???

  6月18日中午,福建省福州警方接到求救电话,称有一未成年少女被骗往福州见网友,现正在一辆由山西长治开往福州的长途大巴车上,请求警方拦截解救。民警迅速出警,10分钟后,与报警的大客车司机石师傅接上了头。

据石师傅介绍,当日早上7时许,客车刚进入福建泰宁县境内,他接到少女家人的电话,说孩子到福州见异性网友,请求一定要阻止孩子下车,以防孩子落入坏人手里。其家人是通过调看孩子的QQ记录,才知晓她已去福州见网友了。家人十分着急,母亲哭得几度晕倒。

车上相似年龄的少女很多,该少女的姐姐用微信发来了妹妹的照片。石师傅对照照片,在车上一一核查,确定了当事人。但这个小女孩不愿说话,到了三明市沙县时就要求下车,石师傅没有同意。

民警了解到,女孩未满15岁,随做生意的父母在山西省长治市上初三,因为厌学,已经两个多月未上学了。她准备到福州万达广场见一位理发店的四川籍网友哥哥,但她并不知道这位网友的真实姓名、年龄及其他身份信息。

   

警方支招???

青春期少男少女辨别能力差,容易轻信网友甚至产生网恋,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极易遭受侵害。因此,暑假期间,家长应特别关注孩子情绪变化以及行为意图,防止孩子产生私会异性网友的冲动。平时,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成长,聆听孩子的想法。学校应开设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工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不可以对网友言听计从,不可以在夜间、在偏僻的地点会见网友,不可单独到网友家里或出租房、宾馆会面;发现情况不对时,要迅速报警。

 案件回放???  

暑假来了,在安徽省芜湖市某大学读书的小李想找一份工作,一来挣些钱减轻父母负担,二来锻炼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6月底的一天,她在网上看见一则招工广告:“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一家合资电子产品公司招聘以下人员: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男女不限,大学以上文化,年龄18至30周岁,月工资3600元加提成。有意者请跟我们联系。”

小李一见,很合自己的心意,但不知道对方招不招临时人员。她主动在QQ上加对方为“好友”,对方自我介绍说是“企业办公室”主任,姓章。章主任问了小李一些问题,最后告诉她:“你的专业和条件我都很满意,你后天就来上班吧……不过,你要先交5000元保证金,等你离开时,我们再退还给你。”

章主任给了小李一个银行账号以及自己的手机号码,让她把保证金打进账户。小李立马到银行给对方汇了5000元,并给对方手机发了短信。

第三天,小李准备到那家企业上班,可章主任的手机、QQ都无法联系。小李跑到鸠江经济开发区一打听,那家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章主任”,也没有在网上发布招工信息。小李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警方支招???

首先,大学生暑期找工作可以到劳务服务公司、人才交流市场咨询,或通过正规网络招聘平台寻找合适的岗位。不能轻易相信不确定的企业,以免被骗。

其次,应该对招聘单位的情况、聘用待遇等了解清楚,要跟企业有关人员面谈,并签订有关合同。当对方以种种理由让你汇款时,要格外警惕,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遇到可疑情形时,要向亲戚朋友咨询,不能仅凭QQ聊天就相信对方。因为QQ空间是虚拟的,很容易被人利用。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向警方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