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法学会关于推荐云南省“中国法学会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候选人的公示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根据中国法学会《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的通知》和《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办法》的要求,云南省法学会组成云南省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初评委员会,对我省申报参加评选的人员进行了初评,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2名候选人,推荐参加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评选,现将2名候选人情况公示如下:

王启梁 1977年11月出生 男 彝族 中共党员 博士研究生 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简 历:

1995年9月--1999年7月云南大学法律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7月云南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7月—今在云南大学法学院工作,其中2003年--2005年在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2年任助教,2004年任讲师,2005年担任云南大学法学院民族法学专业、法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并于2008年任导师组组长; 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遴选为民族法学专业法律人类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专 著:

《迈向深嵌在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出版个人专著1部、参著3部、副主编1部。


课 题:

2013年主持完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批准号:06CFX006;结项证书号:20130248;结项等级:良好),28万字。

现主持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执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13年立项);

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困境与法律治理研究”。

论 文(仅包括CSSCI刊物、国际刊物和转载论文):

1.《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和政治》,《法学家》2012年第3期,页1-17。

2.《乡村社会中的多元社会控制:“分裂的整体”》,《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页32-40。

3.《法官如何调解?——对云南省E县法院民庭的考察》.《当代法学》2010年第5期,页9-21。

4.Religion, Legal Pluralism and Order in a Multiethnic Society: A Legal-anthropological Stud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Journal of Legal Pluralism and Unofficial Law,Nr.59.2010, PP.1-26.

5.《作为生存之道的非正式社会控制》,《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页75-82。

6.《艾滋病防治的世界性法律行动与中国的法律实践》,《现代法学》2010年第5期,页25-32。?

7.《法律移植与法律多元背景下的法制危机》,《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法理学 法史学》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页17-25)

8.《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2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页37-42)

9.《宗教作为社会控制与村落秩序及法律运作的关联》,《民间法》(第8辑)(CSSCI集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正式社会控制为何失败?——对云南平县拐卖妇女现象的田野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页78-90。

11.《基层农村的规范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实现——基于法律人类学的视角》,《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页121-126。

12.《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及法律失败——纳西族“情死”的法律人类学解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页65-70。

13.《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理解——兼论社会控制概念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页19-27。

14.《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中的人权问题》,《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页19-25。
15.《法律是什么——一个安排秩序的分类体系》,《现代法学》2004年第4期,页96-103。
16.《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缺失》,《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页87-93。
获奖情况:
1.《迈向深嵌在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获云南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2年6月。
2.《为了生活使用暴力与暴力对生活的毁灭——暴力性私力救济发生的结构性原因之法律社会学考察》,获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07年12月28日。
3.获(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主办)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委会授予,2011年10月。
4.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云南省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授予,2013年;
5.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云南省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授予,2011年。
6.“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2013年。

佴 澎 1972年11月出生 男 汉族 中共党员 博士研究生 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简 历:

1989年10月——199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3年7月——1997年8月,云南省气象局工作,先后任科员,副主任科员;

1997年9月——200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0年7月——2001年8月,云南财经大学工作,任助教;

2001年8月——2005年8月,云南财经大学工作,任讲师;

2005年8月——2008年8月,云南财经大学工作,任副教授其中2004年9月——2007年12月,云南大学法学院民族法学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8年8月——2012年7月,云南财经大学工作,任教授;

2012年7月——今,任云南财经大学工作,任法学院副院长。

专 著:

1.独著:《消弭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专项经费资助出版。

2.独著:《从冲突到和谐——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计24万余字,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入选“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

3.合著(1/2):《中国第一例牛的亲子鉴定》,云南出版集团、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该案例入选CCTV《实话实说》栏目,CCTV9《春天的故事》收录,以此为原型的电影在CCTV-6多次播放。

4.合著(3/3):《金融法律制度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5.参编:《桥头堡建设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6.参编:《元明清时期国家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论文:

1.《律师刑事辩护的出路》,发表于《中国律师》2003年第7期。

2.《律师在场权研究》,发表于《法学杂志》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法学文摘卡》2004年第3期收录。

3.《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规范研究》,发表于《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

4.《在趋同中寻求和谐——元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裁判程序研究》,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清代大理白族纠纷的解决规范》,发表于《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

6.《清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纠纷解决规范》,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7.《边疆民族地区财政保障法制化研究》,发表于《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

课 题: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以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法治保障为视角”(批准号:09XFX031),2012年“免于鉴定”结项(结项证书号:20120350)。

2.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元明清时期国家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法制变迁为中心的考察”(批准号:05XZS008),2011年结项“合格”证书号:20110091),贡献率20%。

3.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南边境民族地区跨境难民安置法律问题研究”(批准号:13XZX025),在研。

获奖情况:

获中国法学会第六届“中国·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一等奖,第6期“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奖,第七届“西部法治论坛”优秀奖,云南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北京反恐怖工作研讨会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公示期为2013年9月9日至18日,以上公示事项如有意见,请向云南省法学会机关秘书处反映。电话0871—63992863。

云南省法学会
2013年9月9日